五个故事各有精彩,意大利人真会讲故事!洋溢着浓郁欧洲文艺味的画面百看不厌,色调真美。
五个风格迥异的故事,有点像《天荒夜谈》《一千零一夜》这种感觉,山居小镇生活怪事多,当做看看别人的生活风貌就好了,主要想表达的核心没有太有感触,毕竟文化背景不一样,不过每个故事都有一些令人有记忆点的桥段,尤其《月光症》一章。
月光症>另一个儿子>与母亲的谈话>罐子>安魂曲。回忆中的航行勾勒出西西里无瑕的海岸风景,梦境一般的回忆混着苦涩、艰辛与悲怆,不幸的底层人们,在月光下作舞,向远方凝望,在冷雨中呼吼,祈求一曲安魂。塔维亚尼兄弟这部几乎要被遗忘的杰作提供了用视听语言叙事的绝佳范例,配乐、摄影、调度均服务于强化故事本身的张力,无须讲出大道理,足以震撼人心。
影片讲述类似于《一千零一夜》的西西里寓言故事,分5个独立片段,对家乡的细致及动人描绘反映出塔维亚尼兄弟深深的故乡情结,片尾的俯视长镜头在修复的色彩表现下实在是太美了。
皮兰德娄的小说已经很引人入胜了,电影在细节上更加丰满。从文艺复兴传承下来的意大利戏剧感妙不可言。
无论是同框架收束的多故事平行结构还是每个故事的神秘甚至魔法性的质感都像极了一千零一夜。裸露着岩石的山峰与平原暴露在盘旋飞行的乌鸦的视野之下-谁是乌鸦?它被牧民系上的响彻山间的铃铛又是什么?所有故事都有意发生在了远离城市的西西里乡村在昔日希腊神庙与罗马古道废墟边散居着的十九世纪牧民和农民和他们身边发生的源自大地神秘力量的事件。最末皮兰德娄与塔维亚尼兄弟的重叠给整个框架增添了一层隐秘的青春躁动在暮年回返的滋味那个母亲不断提起的夏日小岛之行掩藏着的生的冲动弥散在另外四个故事当中。而私人记忆的内容(Saro)也重新进入月亮症的故事里化身为人物。不过皮兰德娄的演员看起来倒像是列宁
#FIFF#另一个儿子>月光人>罐子>与母亲的对话>安魂曲,最后两个故事像是凑数的。
7.3/10。五个很有民俗气息的类寓言故事,主题各异。美如油画的摄影美术是高水平,但作为传统故事片:1、短片合集的叙事形式缺乏足够影像意义;2、叙事较拖;3、表演模式较浮夸(虽然这也增强了故事的民俗传说氛围)。合起来扣1.5分。
非常喜欢《和母亲的对话》里在浮石岛上的那段,有生的印记。
皮兰德娄《一年里的故事》民间故事最好看啊啊啊啊啊
充斥在外在矛盾下戏剧仅仅在落幕的时刻暴露出无垠的内在悲凉,而这种矛盾在视野统一到难以落笔的男人在重新进入母亲的故事中终于得到统一,即个体的记忆在重新体验中唯有丧失被赋予的结构性才能自由地传达。一首充满故事的诗歌。<4.5>
和《疾走繁星夜》是相似的嵌套式寓言。总的来说我对这类型不太感冒,但Pirandello交给这二位导演再对味不过:Taviani兄弟这类片子最好的就是有一种理直气壮的、蛮拙的泥土气,一种在意大利乡土社会中冲荡的生命精神…植根于现实的荒诞是不荒诞的。P.S.Antonutti真的绝,终章寥寥几笔叫人就此难忘。
全程被干净洁白的大街院落吸引,为什么当时的意大利人民生活如此困苦,可道路也好、庭院也罢却能做到如此整洁呢?难不成是有什么寓意?是在暗示老百姓一无所有吗?亦或者像《红楼梦》的最后一样,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塔维亚尼兄弟的电影正好与皮兰德娄的笔触相契合,这从《我父我主》即可了然。由他们拍摄皮兰德娄的作品再合适不过,这是创作者之间气质的相近。这些不同的故事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链条,真正体现了从零碎走向完整的非凡塑造能力,呈现了二位导演诗性抒情和暗含隐喻的艺术风格,这与他们一贯的人道主义思想及自由的叙事风格,一脉相承。
就说这片的色调是真美日光夜光都好看蛮好奇晚上那种蓝色是摄影师加了蓝色丝袜嘛
很古典的叙事和拍摄手法这个挺喜欢的但其实剧情有点无聊我本来以为是Pirandello的话不会无聊的呜呜呜不知道是原剧情就这样还是改编问题或许因为那个年代故事都这样吧我现在已经不那么能看得进去了第四个故事的时候睡着了😅醒来发现已经到第五个故事了笑死好像电影院里好几个人也有在睡BFI那个椅子真的很好睡啊
7.6虽然是几个基本上独立的章节,但不并具备强烈的戏剧性,反而选择在简化的情节抒发对于乡土人情的歌颂,故事总是结束的很微妙,远方是无尽的苦涩。
好棒。拉开窗门压进来的柠檬枝
月光症太强了!罐子月下舞震撼!安魂曲开篇就看出来「圣体」的灵性源泉
什么玩意,看了三个故事,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浪费三个多小时的胶卷,拍这种清汤寡水的无聊故事,还一帮豆瓣文艺装逼犯捧到8.3,真是够了